成 都 乌 木 ──耀眼世界的天府瑰宝
作者:    发布于:2015-05-13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乌木,川人俗称,是地壳变动,山崩洪水等自然变易,埋藏在古河床下数千年的古木,经过物理、化学等长期的反应的过程,或石化,形成似石非石,似木非木的物品,主产于成都平原。C14同位素测定,成都乌木断代3000年以上,久至26000年。在巴蜀文化的注解中,乌木是珍贵的神木,故有“得乌木一方,胜得珠宝一箱”,“黄金万两送地府,换来乌木祭天灵”的传言;乌木会唱歌、走路,镇恶除邪的神话传说。《山海经》说古蜀有天地之中,高可入天,大数千丈,威镇四方的“建木”,扬名古今中外,谓华夏文化神秘之渊源。发掘出土的成都乌木有直径达3.6米;有长50余米的巨大树干,令人惊叹之余,遥思“天府之国”的参天大树,壮观之景象,势如“建木”。由此得证,古蜀文明之文化源远流长。
    在成都平原地下挖掘出树种众多的乌木,足见成都乌木承载了成都平原上万年来,生态环境演进变化的信息,为人们直接认识四川这个独特的自然风景王国,所具有的优越生态环境,提供了生态科学的依据。成都乌木成为四川生态环境的标本,是非常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。“天府之国”名符其实。
    在“天府之国”的哺育中,四千年前,从成都平原上诞生的“建木”文化,到产生青铜神树的三星堆文化时期,再到四川流行摇钱树的汉朝时代,二千多年的古蜀历史上,“树文化”绵绵不断。灿烂的古蜀文化与“天府之国”生态环境密不可分,是古蜀文化形成,具有决定作用的重要构件。
    成都乌木在长期埋藏地下的过程中,由于沙石水流的腐蚀作用,极少的乌木形成状态万千,幻化神奇,鬼斧神工的天然艺术品,以其质坚如玉,色紫红乌亮,形神妙化,意蕴丰厚的美学特征,聚显天灵、地珍、人意“三绝”,展示出大自然灵性至上,艺术天尊的神秘气氛,令人骚动不止。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创立者,卢泓杰先生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,搜集到被大自然灵化了的乌木天然艺术品上千件,规模巨大,惊世骇俗,成为再现古蜀辉煌,启慧当代艺术,千载一绝的艺术瑰宝,成为世界独有旅游博览资源。
    成都乌木被海外人士誉为“东方神木”;二〇〇〇年在西部论坛上首次亮相,震惊国际嘉宾,谓称“巴蜀第一奇”;作品在多次国际大展中获得金奖,是生态历史和人文精神的象征,得到中央、省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中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;原国家人大委员长乔石亲笔题名“天府瑰宝”……
    ──成都乌木,标志着中国艺术家以生态历史文化背景,探索环保文明,发展乌木文化艺术,独树风范,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开拓一片新的蓝天。
    
    
成 都 乌 木
──东方神秘文化的“罗盘”
    青山绿水,林荫被裹的地球,诞生45亿年以来,怪谬绝奇,产生过不计其数的魔幻悬象,让人类誉为地球之谜,至今穷索不止。
    考古学告诉我们,人类文明历程的时间不过就是区区一万年之下,第四纪地质学上称作全新世时期,时逢冰期消融时段,显示全球气候节律在地球高海拔低沿地区存在历史性的洪害记录,成为这些地区人类文明进程中无法避弃的生态背景。著名的墨西哥湾流;《圣经》上记载的诺亚方舟,及后来发生在地中海地区寻找诺亚方舟的故事,已成为全球传播“洪害”的代表;中国的大禹治水更成为东方神秘文化不可分割的构件。我们要了解人类承载自然灾难的文化结构,只有去探索那些因“洪害”而留下的遗产。
    成都出产之乌木,即是岷山带晚冰期消融,给古蜀和华夏民族留下的洪害遗产。
    中国的青藏高原,被称地球第三级,拥有海拔高、冰冻地寒的极地特征。岷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向,成都平原西北向,华夏神缘文化之地的昆仑就于其中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,二十余年来的城市建设,大量挖掘古河床沙石,发现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,规模宏大的乌木分布,埋藏于古河床、古湖潭、古山腰下3—6米的深度,覆盖层位以沙石为主。经测定,这些乌木断代3000—8000年,因冰川消融,凶恶的洪流夹带沙石冲毁成都平原上的古森林,将树木沉埋于平原古河道中,天长地久,沙石覆盖物增厚,得到水和沙石的有效保护,留存到今天。乌木的生态价值堪谓第四纪生态学标本,为全球刷新了意义重大的生态遗产记录。
    乌木之乌,源于中国古代太阳神“金乌、三足乌”之乌,本是开辟天地,给人间带来光明的神鸟;乌木之木,意为失去生命的树木,进化于中国古代的“建木”神话,“华夏数千载,神州万里去,地中建木梯,直上天仙庭”。被洪害掠夺生命的成都平原古森林终年不见阳光,势如同洪害斗争的古蜀先民之命运。“黑暗”代表了一切的阻碍,“光明”代表了一切的希望,“冲破黑暗,追求光明”的民族情志用“乌木”来写照,创造出古蜀人类在晚冰期消融生态背景中伟大的地域文化。
    把成都平原地下遗木视为乌木,传承于四川地区,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。人造乌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,以船棺文化为代表,并形成中国船形棺具的流行到今天,上升为同佛文化有着相同原理的中国情志文化,在华夏民族文化走廊中独自发挥着神奇的光芒。
    真是神趣更生天外天啊!顺着乌木文化的瓜藤又发现了中国树文化。闻名天下的古代建木文化是树文化的源头,在古蜀社会存在了三千年之久的树文化体系;并始从大禹建立夏王朝至今,中国文化演进的主流模式也是树文化。树文化基于晚冰期生态背景的约束力,在四千年前已经创立了“爱护环境,大众共存”的文化模式,以树崇拜、树信仰的主线形式发展成友树哲学。时值3000年之际出现中断现象,继后四百余年,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痛苦、狂妄的战国早期,又呈现树文化势头,进变为道、儒文化模式,后同道、儒文化同时期诞生的佛文化汇聚,构造起中国二千多年的三大文化主干。道、儒、佛三大文化同样循着“爱护环境,大众共存”的树文化模式,深化树哲学的内涵,施放树哲学的能量,凝聚中华民族继往开来。
    人类主流文化结构无法逃避自然的制束,这是树文化告诉我们的真理。当今环保社会的兴起实为当代“树文化”的萌芽,中国四千年前的树文化同今日世界的树木文化相比,我们看到了人类文化史上存在了树文化循环规律,如此重量级的发现似乎在慰藉人类因环保问题而出现的浮躁心态。──她,也许正在指明人类未来的方向。
    成都乌木独览了晚冰期消融生态灾难的标本角色,演化为蜀文化的象征,鳖占中国文化标志的势头,滋生树文化循环规律蓝本的浪潮,由如中国的“罗盘”,把她攥在手中,就可以窥视东方神秘文化之风骚。
    古人言“家有乌木一方,胜过珠宝一箱”,“日侍乌木一刻,终生妖魔不侵”……光大乌木文化,实乃今日人间幸运之路。

博物馆地址:都江堰市青城大道中兴段花木城

成都办事处:成都市蜀汉路424号新天地B栋1楼    

电话:028-87577313 15828022453
邮编:610000
E-mail:857711151@qq.com

开馆时间:周二9:00-周日17:00

建议使用IE6.0以上版本 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*768像素
网站信息及图片不得转载,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
Copyright 2009 www.cdwumu.com 四川乌木博物馆-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38182号-1
技术支持:成都网站制作

川公网安备 51018102000098号